-
冬闲人不闲,荒山种茶忙。近日,记者在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的茶叶种植基地看到,村民们正在荒山上栽种茶苗,放眼望去,一株株嫩绿的茶苗整齐地排列着。
-
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显示,预计到2022年末,我国茶园总面积保持在320万公顷,干毛茶总产量突破320万吨,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。原叶茶内销总量逾230万吨,出口量将突破37万吨,出口总额超过21亿美元。
-
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是中国茶主产地之一,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是全国118个茶叶重点基地县,是云南省“一县一业”茶产业示范创建县。
-
泰宁县第二届汉服文化旅游节在泰宁状元文化广场举办。本次活动以“福见泰宁·九州同欢”为主题,将中华民族传统汉服文化与泰宁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,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旅视听盛宴。
-
电白全区沉香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,沉香加工、销售企业(合作社、户等)2821家,从业人员4万多人,年产值约30亿元。2022年,电白结合沉香产业发展需求,在观珠镇启动实施沉香“第一村”“第一镇”升级改造工程。
-
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辨认地理标志产品,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全名单,由于数量较多,所以暂整理广东省的,主要我们喜爱的“莞香”在列,排在第78位。
-
十大流行语“围炉煮茶”“梦华录——宋代点茶”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“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”“海南五指山茶、广西六堡茶”“望江南”“相期以茶”“茶马古道遇故人”“茶王赛”“林榭煎茶图”。
-
菁菁心怀创业梦想的新农人还有很多,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家乡发展贡献着力量。在他们创业过程中,度小满通过资金支持、技术培训等方式助力他们打破传统思维,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,以创新推动乡村振兴。
-
茶叶是红河县的传统种植产业,全县大部分乡镇均种植。近年来,红河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,不断推进茶园改造提升和茶叶精深加工,打造连片茶叶种植示范园和有机茶生产加工基地,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
-
在湄潭,131家茶产业专业合作社为茶农广泛开展茶园管理、农用物资配送、社员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,解决了管理粗放、下树率低、产量不高等问题,合作社年总产值达55.5亿元。
-
都匀毛尖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又名“白毛尖”“细毛尖”“鱼钩茶”“雀舌茶”,主要产自团山、哨脚、大槽一带。近年来,依托资源、品牌、政策等优势,贵州统筹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等文章,让“都匀毛尖”。
-
一场茶文化论坛在中国第一高楼——上海中心举行,来自茶产业的从业者、茶文化专家、学者,围绕在茶叶成功申遗的新起点上,让小茶叶做好经济大文章,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等话题展开讨论。
-
近日,虹口区总工会为区内企业提供了一场以“香囊与传统文化”为主题的香文化体验活动。香道文化始于春秋,兴盛于宋朝,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,古人常将其用于熏衣香体、驱瘟避疫、静心等。
-
生一炉火、烧一壶茶、放两把干果、烤几颗橘子,与三五好友围炉而坐,喝茶聊天烤火……这个冬天,“围炉煮茶”在中国各大都市成为现象级消费热点,成为年轻人当下最“出圈”的潮流生活方式和社交新宠。
-
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申遗成功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