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观珠镇博览城二楼的锦生沉香佛珠加工总厂里,一排排女工正忙于打磨、穿孔、穿珠链,动作娴熟而专注。她们中的许多人,正是当地兼顾家庭与工作的母亲——早晨送孩子上学后便来到这里,下午又能准时接孩子回家。这份工作对学历要求不高,却能带来平均4000元以上的稳定月收入,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,拥有了属于自己的“经济天地”。 当夕阳西下,观珠镇的沉香文化广场便迎来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。下午五六点时,年轻摊主们陆续支起摊位,空气中弥漫着沉香特有的清雅香气与青春活力交织的味道。小伙子们一边整理着琳琅满目的沉香手串、线香、精油,一边谈笑风生,空气中流淌着轻松与希望。人流穿梭不息,热闹持续至深夜。有的摊主架起手机,对着镜头热情直播带货;有的则与慕名而来的香客深入交流沉香文化。这里的气息,仿佛能让时光倒流,让人重回十八岁的热烈与憧憬。 这一静一动、朝暮相接的生动图景,正是观珠镇沉香产业蓬勃发展的鲜活注脚。 近年来,在电白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,观珠镇紧抓茂名市委“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”战略机遇,将沉香产业作为“头号工程”,矢志打造“全国沉香产业高地”。以《观珠镇典型镇建设规划》为蓝图,构建起种植、精深加工、文旅体验“三区协同”的发展大格局。辛勤耕耘结出硕果:全镇沉香种植面积超7万亩,从业人员4万余人,年产值近40亿元。 今年5月,标志性项目沙垌沉香中心一期项目建成运营,观珠首个集展示、交易、体验于一体的沉香全产业链综合体落地生根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省委书记黄坤明亲临沙垌村调研指导,为电白沉香的腾飞擘画蓝图。乘此东风,观珠镇成功入选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建设名单,沙垌村更是荣膺“全国文明村”称号。沉香,已当之无愧地成为驱动观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 然而,对标省、市的高要求与区域竞争新态势,观珠镇党委政府清醒认识到挑战犹存:产业层级亟待提升,存在龙头企业少、品牌效应弱的问题;精深加工能力滞后,产品同质化竞争突出;配套支撑仍显薄弱,专业人才短缺、基础设施不足,制约着产业链的深度延伸与文旅的深度融合。 观珠镇以问题为导向,以创新求突破,正全力实施“四大攻坚行动”,强基固本,推动标准与品质双提升。观珠镇积极联动区沉香专班与区沉香集团,强力推动商户、种植户严格执行种苗选育、造香工艺等6项团体标准。借力中山大学苏薇薇教授工作室、华南农业大学沉香研究院相继落户产业园的有利契机,深化产学研融合,发动企业研发药用饮片、精油萃取等高附加值产品,推动品类从7大类100多种向生物医药、高端日化延伸。同时,大力发动乡贤力量引资攻坚,加速推进广东戴姆卡尔生物科技、广东曾之林有限公司等日化生产线项目的洽谈落地,开辟沉香第二产业的全新赛道。 龙头引领,重塑产业竞争格局。重点培育维度奇楠有限公司、瑜丰沉香汇精油厂等本土潜力企业,通过精准政策扶持与要素保障,全力推动其完成规上企业申报,形成“龙头引领、梯队协同”的产业发展生态,带动更多中小沉香企业融入集群、共促发展。 文旅赋能,点燃沉香消费新热点。以“百里沉香产业带”为纽带,加速推进沙垌沉香中心二期、岭南沉香温泉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,南药墟项目专班化攻坚。联动区沉香集团与沙垌村委会,精心打造“沉香文旅小镇”,将南药墟、省级电白沉香现代农业产业园、沉香山、九州沉香城等关键节点串联成珠,推出独具特色的研学康养精品线路。积极承办、协办电白沉香节,组织企业亮相各大香博会,大力弘扬“受之磨难,报以芬芳”的沉香精神,持续擦亮“电白沉香”这块金字招牌。 服务护航,打造最优营商环境。着力破解融资难题,依托茂名农商银行沉香产业金融服务站,创新推出“沉香贷”特色产品,构建起“政府+银行+协会+企业”四方高效协同机制。深化企业包保服务,建立班子“包保”联系机制,深化“镇村企”三方联动,创新实施“乡村微工厂”模式,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。同时,借力“百企帮百镇”行动,精准对接所需所盼,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汇聚观珠特色产业。 从晨光里的“妈妈工厂”到星夜下的“青春市集”,一幅由“年轻力量”执笔的产业画卷正在观珠徐徐展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