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临近,作为庆阳市文化核心区的西峰区正掀起一股火热的筹备浪潮。当地香包生产大户铆足干劲,从生产扩容、产品创新到市场拓展多线发力,力求将这场民俗盛会打造为展示庆阳文化魅力、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。 5月9日,记者走进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,十多个绣娘围坐在一起,一边飞针走线,一边轻声交谈,五彩丝线在指尖流转,空气中弥漫着艾草、苍术等中药材的清香,绣娘们正忙着为客户赶制香包。 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秀芳介绍:“今年订单量比去年增加了30%,在原来传统产品的基础上,我们推出了十几款新产品,国潮风的十几款香包,线上线下预售量很好。” 在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的展厅里,货架上各类香包产品琳琅满目,让人爱不释手,不时有市民、游客前来选购。 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筹备过程中,“创新”成为关键词。香包生产大户不仅沿袭了香包传统的题材,还从生活中汲取灵感,开发了各种挂件、佩饰、日用品,让流传千年的民俗技艺,走入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。 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秀芳说:“在香包的创作过程中,我们既要守住手工刺绣的温度,也要用标准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。希望通过‘香包+’模式,让传统手工艺真正融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。我们将持续创新,让千年香包在新时代讲好庆阳故事,让世界领略庆阳非遗之美。” 今年,西峰区香包企业生产的中药助眠枕头、车载香薰等功能性产品大幅提升,部分企业还与中医药机构合作研发的系列香包,拓展健康消费场景。这两天,庆阳市心曜文创工坊总经理正忙着打包发货。 西峰区现有营销公司58家,生产大户1000多户,从业人员1.2万余人,年平均生产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600万件,实现产值7000万元。为备战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,多家龙头企业通过“农户+合作社+电商”模式扩大产能,确保节会期间百万件香包稳定供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