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卡塔尔到海口,一架架飞机往来“换装”。2023年10月,“头回客”卡塔尔航空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喷涂新漆后,如今,早已成了“回头客”。 从洋浦港到阿布扎比哈里发港,一艘艘货轮穿梭不停。2024年4月,这条海南自贸港至中东首条直达航线开通后,如今,越来越多“海南造”更快进入中东市场。 你来我往,互利共赢,一根根合作纽带将海南与阿拉伯国家紧密相连。 恰逢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、扩大开放之年,4月27日至30日,中国—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(以下简称中阿企业家大会)将在海南举办。跨越山海之远,志合者再次“双向奔赴”,正续写共赢新篇。 以开放促发展 经济发展更外向 这个4月,海南海口,一连多场盛会,牵动世界目光—— 一场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,现场签约项目265个;一场“5.0版”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,吸引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67家企业;一场中阿企业家大会,将汇聚逾千名政商学界代表…… 千里万里来相会,“海南引力”从何而来? “当前,海南自贸港不断释放开放政策优势,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未来发展的新机遇。”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、西门子能源中国董事长姚振国如是说。 从三张“零关税”清单持续扩容、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向全岛推广,到拥有全国最短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,再到开展暂时进出境修理、再制造产品进口等试点,增值电信、医疗、保健食品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…… 以开放促发展,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,近年来,海南加快推进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,先行先试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持续提升自贸港开放能级,吸引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叠加汇聚。 2024年,海南外资企业增长19.2%。目前,在琼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58个,海南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。,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。 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,毗邻东南亚、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,站在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上的海南,海南的引力又何止政策红利?“我们希望以海南为支点,持续深化和拓展中国市场。”泰国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表示。 从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、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,到加快建设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网络,不断织密的一张张“网”,成为支撑开放的坚实骨架,将海南与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近。 截至目前,海南累计恢复和开通境外客货运航线77条,通达港澳地区和22个国家、39个境外城市,洋浦港初步形成“兼备内外贸、通达近远洋”的航线新格局,“两个基地”“两个枢纽”“两个网络”加快构建。 既“通海”也“连天” 经贸关系更紧密 海南自贸港不断扩大的国际“朋友圈”中,阿拉伯国家当然是不容忽视的一抹亮色。 2024年11月,一群来自中东的客人,不仅与海南沉香行业代表共同见证了中阿沉香贸易合作平台的启动,还在海南琼中亲手种下了沉香树苗。“海南沉香有一股甜味,品质极为上乘!”在阿联酋沙迦诺尔阿巴集团总裁兼总经理阿尔卡布看来,海南沉香制品在中东市场颇具竞争力。 “圈粉”阿拉伯客人的,不仅是一抹香。 在洋浦港,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艘艘货轮,满载工业制品运抵中东,如原纸、瓶级聚酯切片等。“中东地区是企业重要的出口目的地。”海南金红叶纸业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处处长张金波说。 过去,海南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中东,须先“绕路”到深圳或香港的港口,再航行至目的地,整个航期要22天到25天。2024年4月28日,海南直达中东集装箱航线完成首航,意味着海南的货物出口至中东地区不必再中转。 2024年1月30日、11月15日,“海口 阿布扎比”“海口 迪拜”国际航线也相继开通。 从“绕路”到直达,既“通海”也“连天”,不断织密的航线,换回的是两地更紧密的经贸关系。来自海口海关的数据显示,近3年,海南与阿拉伯国家联盟货物贸易额年均增幅均超30%,2024年已突破240亿元。 “海南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具有天然优势。”中国贸促会联络部副部长姜洪志表示,此外,海南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,与中阿合作的新兴领域也高度契合。 正是因为机遇无限,如今,越来越多阿拉伯面孔不断与海南邂逅—— 洋浦港与阿布扎比港建立姊妹港关系,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(KEZAD)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第35个全球自贸区(港)伙伴,新海航旗下海航斯提斯与卡塔尔航空签订3年约1亿元的航空器喷漆业务合作协议…… 事实上,将海南与阿拉伯国家紧密相连的,不仅有投资贸易的纽带,也有人文交往的纽带。 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免税购物政策,近年来,海南吸引大量阿拉伯游客。2024年以来,我省密集开展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旅游推介活动,如“三亚·迪拜双城食记”美食活动等,双方人员交流、文旅互动日趋频繁。 “可以期待的是,此次中阿企业家大会在海南举办,将有利于培育海南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经贸合作新优势,深度推介海南自贸港,吸引外商投资海南。”海南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