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首页 首页 香识 香道文化 查看内容
分享

男女都佩香,无香不文人,中国香文化背后是什么

发布者: 李洋| 2022-11-3 10:25| 查看: 70698| 评论: 0|来自: 上观新闻

摘要: 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”,中国有历史悠久的香文化。在古代,香文化盛行,成为人们日常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。中国的香具、茶具等,都与自然紧密相关,承载着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生活哲学。

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”,中国有历史悠久的香文化。在古代,香文化盛行,成为人们日常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。由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的“静安讲坛”近日以“香”为题,以一场特别的分享会带领读者了解宋代瓷器中的香具鉴赏以及香具、茶具背后的香文化、茶文化,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。

主讲人程庸从事文学写作与文物鉴定,出版文学、文物收藏鉴定著作20种,包括《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》《明清瓷器真赝对比鉴定》《中国瓷器鉴赏与辨识二十讲》《官窑美人》《蓬帕杜夫人的珍藏》《瓷耀世界》等,主编《中外笔会国际诗文选》《现代诗笺注》等。

在程庸的讲述中,读者了解到,中国古代,不论一个人是否刻意追求雅致,生活里似乎都离不开香。先秦时,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,无论男女,都有随身佩戴香物的风气。香囊,佩于身边,既可美自身,又可敬他人。《离骚》说: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”就是说身上披带江离和白芷,又以兰草作佩饰。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中也多有对香木香草的歌咏。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”萧、艾都是菊科蒿属植物,是古代较常用的香草。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这样的生活,听上去很美。

三国时期的荀彧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,曾官拜尚书令,人称“荀令”。这位汉魏重臣注重仪容,风度翩翩,有美男子之称。后世还常以“荀令香”或“令君香”来形容他的风度神采,就是因为荀彧好熏香。据传,他身上的香气,百步可闻;所坐之处,香气三日不散。《襄阳记》载“荀令君至人家,坐处三日香”,成为世人的美谈和效仿的对象。程庸提到,荀彧品性高洁,注重承诺,不会阿谀奉承,这样的人被称赞为具有香的品质,这是一种很高的褒扬。

程庸认为,器物是一个时代的文明象征,一个时代的情感物化。器物能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器物,有时比文字来得更真实。后来宋代流行的行炉、香炉、博山炉等香具瓷器,背后隐伏着宋人的生活趣味、极简主义美学特征以及宋人的情感脉络。中国古代香文化兴盛,宫廷大臣上朝要涂香,国家高考设置香坛。男女约会更需要香囊。可以说无香不文人,李煜、晏殊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文坛名家都有咏香佳作。

活动中,程庸还以个人收藏的香具为示范,为读者演示香具的手持方法以及打香、打篆、闻香的标准手势,并通过一整套闻香过程再现宋代的文人闻香。“文物不可再生,我们对器具的尊重和保护,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生命的礼敬。中国的香具、茶具等,都与自然紧密相关,承载着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生活哲学。”程庸说。



最新评论(0)

手机版|帖子汇|禁闭室|关于我们|帮助|沉香文化网 ( 工信部备案号:粤ICP备16038076号-1 )

Copyright © 2016-2025 X163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 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60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