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首页 首页 香识 香道文化 查看内容
分享

穿越千年之美、中国香文化综述

发布者: 香客| 2018-8-10 19:54| 查看: 102554| 评论: 0

摘要: 中国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融和了儒、释、道、医、武、易、礼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学科;其中包含了香历史、香文学、香器、香具、香方、香料、香席、制香、用香、识香、辨香等内容

穿越千年之美、中国香文化综述

  中国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融和了儒、释、道、医、武、易、礼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学科;其中包含了香历史、香文学、香器、香具、香方、香料、香席、制香、用香、识香、辨香等内容;并融汇了考古、美术、设计、音乐、自然科学、植物学、医学、美学等内容;常见别称有“香事、香学、香席、香艺、香道”等。

  中国香文化的起源

  我国香文化传续历史悠久,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。据目前国内历史、人文、考古、国学等学术专家共同考证,新石器时代“火”的产生,使自然万物所自我散发的“自然之香”转变成“人为之香”,以此开启了我国香文化的千年之旅;火神“炎帝神农”即为开启这扇大门的始祖。

  随着我国对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和人类文明的研究,发现了多处5000-8000年前的大型文化遗址,其中祭祀场所成为这些文化遗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并且考古学家在这些祭祀场所中发现火烧的痕迹,这既是祭祀中“燎祭”的真实遗存。《礼记·祭法》中记载:燔柴于泰坛,祭天也;瘗埋于泰折,祭地也。古人通过“燔木升烟、告祭天地”的形式建立起早期祭祀的重要沟通桥梁,既通过焚烧祭品的形式,促使祭品产生烟气,烟气由下往上升腾以此建立起沟通天地的媒介。后世文献记载中,祭祀焚烧“蒿”及使用“鬯酒”的行为便成为香文化萌发阶段的主要形式;同时标志着我国香文化中的“祭祀用香”正式形成;并为香文化的千年传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穿越千年之美、中国香文化综述

  中国香文化的基础架构

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的出现,描绘大了多处生活中对植物“香料”的使用,这标志着香文化由“祭祀用香”逐渐扩展到“生活用香”。随着中华文脉的逐渐清晰,宗教的产生促使了“宗教用香”的产生;二十四节气的订立和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差异孕育出丰富多彩“民俗用香”;从此四大香文化主线并行发展传扬。

  《尚书·君陈》 中描述: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;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政治之至者,芳香之气动于神明,黍稷之气并非最好的芳香,良好的美德才是最佳的芳馨。香者,知其香、养其德,道也!《尚书》的记载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香文化中“道”的至高追求的出现,同时描绘了后世香火传承、发扬美德的千古之机。

  汉代丝绸之路的产生,西域各国的香料和南海各国香料涌入到汉地,丰富了我国香文化的香料种类。“海上仙山”的终极生命追求,促使了道教外丹术的蓬勃发展;加之中医对香药的使用,孕育了“和香术”的产生,并成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。

  截止汉代,中国香文化的“祭祀用香”、“生活用香”、“宗教用香”、“民俗用香”四大主线并行发展;香文化的“术、法、道”次第追求基本确立;中华民族之魂“美德”芳馨成为历代国民的集体价值观。

穿越千年之美、中国香文化综述

  中国香文化的器物审美

  先秦之前祭祀用香成为“明火烧香”的主要表现形式,草本植物成为主要的“早期香料”,烟、火、香共同升发成为主要特点。香之容器中法天则地的双耳,万物生发的三足,仰天纳气的敞口成为了早期香器的主要特点。标志人类文明来临的“青铜时代”,催生了香炉的雏形,“鼎、豆、簋、鬲”等成为主要香器形制;并完成了“明火烧香”与“暗火熏香”的伟大历史进程转变;明火被逐步的掩藏了起来,带盖的香炉“熏”开始出现;这标志着古人对气味审美追求的巨大飞跃。

  “嘉此王气,崭岩若山;上贯太华,承以铜盘;中有兰绮,朱火青烟”博山炉的出现,成为了生活用香的第一香器,可以说是“为香而生”的炉。它不仅承载了古人对生命永恒的终极思考,同时在汉代“隔离制度”中功不可没;这也成为后世对博山炉历代追仿的主要动机之一。群山环绕、山中仙道真人、飞禽瑞兽尽在其中,承盘若海、炉盖若山,上下呼应,焚香时犹如海山仙山,故名博山。

  丝绸之路促使了汉地与各国的交流,西域元素开始传入汉地。中国文脉历史上的魏晋名士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股清流,器物审美也随之开始转变,由于宗教用香的需求行炉开始出现。直至大唐,中国历史上的繁华锦貌终将显世,金银器的璀璨奢华成为皇室用香中不可或缺的主角;被日本“和风”奉为至高追越目标的“唐风”成为了不可跨越的高山。

  时光流转,与“唐风”完全不同风格的“宋风”问鼎了中国历代美学;简素之美成为了第一追求,雨过天晴后白云旁天空的颜色“天青”成为了中国美学“静中求变”的至高哲思;“雨过天青云破处,这般颜色做将来”不仅成为宋徽宗的美学追求,同时也成为历代美学设计的主要思想源泉。就在此时“琢瓷作鼎碧于水,削银为叶轻如纸……但令有香不见烟”的气味美学真正被推向极致。用香中只求至美香气,抛弃烟火外形的“隔火熏香”开始流行。小而精的瓷器香炉成为品香席中的第一追求,类冰似玉的釉色之美,成为“动变思维”的审美逻辑,瓷器成为了宋代香器中的第一材质。

  而繁花似锦终将落幕,繁复的用香方式经过元代的冲洗开始变的简单,线香的流行成为了元明时期的新时尚,文房中“炉瓶三式”的套装风格成为了明代香器的主要审美趣向;同时“和香术”开始没落,单方香成为便捷用香的第一法门。随之西方香水世界开始渗透,多元化的用香方式前所未有的开始呈现,即使气宇恢宏琉璃瓦建筑间也将嗅到来自普罗旺斯的香味,同时可能还夹杂着一丝“工业的锐利”,直至今天。

  中国香文化香器的审美,穿越了三皇五帝时期的自然、秦汉帝国的冰冷青铜、魏晋之风的溪流清泉、大唐的盛世绽放、宋风的极简美学、明清的浮夸炫技之后,来到了当代,给了这个时代无限的创造之机。

穿越千年之美、中国香文化综述

  中国香文化的人群与目的

  中国香文化是融合了众多门类的综合艺术学科,不同的人群用香目的不同,方法不同。古代宫廷用香“治未病”成为第一要务,也就是今天的“香文化养生”;文人用香第一目的“启迪文思”,在历史上呈现了璨烂的篇章;宗教用香“助修开智”成为首要法门。香可芳馨,也可为药,香药同宗同源、同济同世;取形可燃、取味可熏、取药可和、取味可单;技如四季动变、法可众家所长、道如日月、方终始永恒。

  中国香文化的未来方向

  中国文化为香文化的牢固根基,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,传统工艺的振兴;香文化虽处“基础复兴期”,但随众多志士的不断加入和参与,“道统”的不断明确,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,人才的不断培养与输送;必将如“唐宋般绽放”。以西方香水世界、东方日本香道、中国香文化为代表的世界香文化三大主体已经形成。“互融互鉴、和谐共生”将成为各国香文化发扬传续的光明大道。而中国香文化的综合性、运用广泛性、人群多元性,使之当代香文化传播者任重道远;香与康养、香与生活、香与空间、香与自然、香与美学、香与各类传统艺术门类的融和通达,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。

编辑:香客



最新评论(0)

手机版|帖子汇|禁闭室|关于我们|帮助|沉香文化网 ( 工信部备案号:粤ICP备16038076号-1 )

Copyright © 2016-2025 X163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 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6099号